每个学习领域都有是由一套基本的阈值概念构建而成的。阈值概念指的是,要学会一样新事物,你必须愿意接受的那些与自己天然或习得的习惯以及想法背道而驰的东西。一旦你完全掌握这些阈值概念,就不会再回归旧的思维模式。在扑克这个领域,我想谈论十个关键的阈值概念。
其中有些是非常基本的概念,但是需要你跳脱出原本对这个世界直觉和本能的理解。
别老是想着完成好牌
这条原则真的很反直觉,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终于接受它是什么时候。我和一位朋友抱怨我在德州扑克锦标赛一直拿不到牌。他只问了我一句话:“你为什么一定要完成好牌呢?”这让我想到一个现实,绝大多数牌是打不到摊牌的。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大部分时候你拿到什么牌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让别人以为你有什么样的牌。当然有些牌还是会打到摊牌,所以你不能去玩任意两张牌,但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讲,我们要跳出原本的信仰,认识到扑克的重点并不是完成好牌。
这个阈值概念太违背直觉了,因为我们能看到自己的牌,然后社会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根据眼睛能看到的价值等级来看待世界。而且,我们倾向于去相信,别人可以感知到我们所感知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两张烂牌,我们就会假设别人知道我们并没有强牌。
用手牌范围去打手牌范围
既然让你不要只关注自己实际的手牌,那就涉及到另一个概念了。你要思考的是,你在特定情况下的手牌范围,面对对手的手牌范围,到底好不好。
同样,这需要你跳脱出原来的信仰,你必须停止盯着自己手上的牌,而是开始去思考你范围里可能有的一系列牌。你也要改掉思考对手手上具体是什么牌的习惯,这个过程跟你以前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反过来的。很多玩家没能完成这种转变,所以他们把自己困在了一套更加基础的策略里面,如果说他们有策略可言的话。
保持平衡
这是跟手牌范围相关的阈值概念。你要用同样的方式去打不同的手牌,从而来隐藏底牌真正的价值。如果没有一个确切的手牌范围,很难想象你要如何平衡策略,因为你必须根据价值牌和诈唬牌的比例来构建范围。换句话说,如果你打的手牌范围不对,就不能在特定的时机,让对手认为你范围里既有诈唬牌也有价值牌。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确保自己在河牌的范围里既不能有太多的价值牌,也不能有太少的诈唬牌,所以你构建的范围,要让对手在河牌无法读出你的牌,这是非常必要。通过提前构建跟注范围,过牌范围和加注范围,你可以确保范围里价值牌和诈唬牌的比例是适合的。但是,这种思考层级,需要你从本能的认知中抽离出来,用长远和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扑克。
半诈唬
当然,有时你没有办法判断一手牌到底是价值牌还是诈唬牌,于是就有了半诈唬这个阈值概念。同样,这种想法并不是我们天然会有的,因为我们更倾向于把事情分成正反两面,而且也不喜欢暧昧模糊的情况,但是掌握好半诈唬这个概念,对于了解如何在翻牌后下注是非常重要的。
策略得当的话,半诈唬可以帮助保持恰当的跟注、加注和弃牌的频率,因为半诈唬可以建立在持平概率和最小捍卫频率的基础之上。之所以说半诈唬这个概念违背我们的直觉,是因为,如果你的想法只停留于一手牌的表面而不去思考策略,它便是毫无意义的。
频率
为了避免被剥削,你要以特定的频率捍卫手牌,这也是个一开始很难掌握的阈值概念。
打现场扑克的时候,人们很难记得在特定情况下弃了几手牌或者加注了几手牌,所以,打牌的时候对思考一个大体的频率变得很重要,而且你要构建一个体系,把面对特定下注时你得到的赔率都考虑进去。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跟注的频率应该是25%,那我们在决定是否跟注的时候,有一部分就要考虑用25%的手牌范围来进行捍卫。依赖赔率来做决定常常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因为他们很难根据长期的统计数据来做决定。但是,事实上,计算机之所以能战胜人脑,就是因为机器有完美的记忆系统,只会应用纯粹的数学,不受情绪、直觉的影响,甚至都不需要理解。
不要以结果为导向
人们不仅常常忽视统计和概率,而且还喜欢用结果而不是过程去评判自己的表现。很多扑克教练喜欢说,“不要以结果为导向,”这是一个必须越过的门槛,因为人实在是太难忽略短期结果了。一旦你意识到,某个操作有66%的概率输掉筹码,但是你还是盈利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应该忽略短期结果。问题在于,不以短期得失,而是从抽象概括和统计概率的角度来看待游戏,这个能力是需要训练的。
本站永久:更新免费彩金,博彩策略,曝光各大黑台,实时报道海外动态事件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温馨提示:本站立足于菲律宾遵守法律服务于海外华人,谢绝中国大陆地区含港.澳.台访问!如您未满十八岁或当地法律不允许之年龄、亦或者您对本站内容反感,请自觉离开本站!
暂无评论内容